遂宁中学介福路校区“日行一善”活动实施方案
2011-8-26 00:00
|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297
遂宁中学介福路校区“日行一善”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丰富学校德育活动内容,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方法,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逐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结合我校德育工作特点,学校将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善是人与动物心理情感的必然区别,是之所以高级的根本所在,我们说只要充满善心(富有同情心、拥有孝心、充满爱心,具有感恩心)、口吐善言、时时善行,那我们的社会就一定会非常的和谐美好。同时人的善性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氛围、途径、方法进行引导并内化成道德情感的。学校将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起到“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社会效应,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达到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育人的目的,最终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崇善、人人行善、人人扬善的社会道德新风尚,达到建设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目的。二、活动内容1、知善、扬善、行善。知善:善是什么,行善有什么好处是需要在学习、教化与认知中逐渐明白的,一个善良的人他会有很多的好朋友,会得到很多人的尊敬;行善的人他会心胸开阔,会拥有健康,会长寿多福;会带给父母、子女、亲人福分。行善就是与人方便、与自然礼待、与社会和谐。行善也可以是改掉自身存在的缺点,修正已有的错误,即一善改千恶等等。扬善:就是不断地利用各种机会向周围的人宣传行善的好处,讲古今中外行善积德的好人、名人的故事,宣传行善积德对他人、自然、社会以及诸事众物的相生关系,引导大家都明白行善就是美化自己的道理。行善:在明白道理,激发感情,增强内驱力的情况下,坚持每日行一善、逐步养成善行一生的好习惯。2、善心、善言、善行。善心:培养和教育学生向善、从善、行善的心理品质,要充满爱心、拥有孝心、富有同情心、具有感恩之心等。善言:培养和教育学生语言文明,会恰当使用礼貌用语,懂得“一句好话暖人心”的朴素道理,要会安慰人、会鼓励人、会理解人等,不断送给他人温馨与祝福。善行:培养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积极为他人做好事,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自觉为社会和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对人有礼貌,与人和睦友好相处,与自然和谐一体等。3、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自然、善待社会。善待自己:正确认识自己,要有积极上进的信心,珍爱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热爱生活,追求美好,快乐成长,心理上能自适、行为上能自律、情感上能自控。善待他人:正确认识别人的长处与不足,能接纳他人,尊老爱幼,友爱他人,乐于助人,能宽容他人的过失,能忍让他人的过激,能为别人的快乐而快乐,能为别人的悲伤而忧愁,能具有为他人奉献的精神,真正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善待自然:教育和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本是共生共灭的,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道理,对自然环境要倍加爱护,对各种动植物要倍加保护,要让学生懂得,人类追求的不仅仅只是人与人的和谐,还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善待社会:引导学生认识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自然就是善待社会,在社会中广泛宣传积德行善的典型人和事,不断地用自己的力量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4、善在校园、善在家庭、善在社会。善在校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学校是学生“日行一善”的主战场,为了培养学生养成做好事、做善事、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学校将经常性地开展以“日行一善”为主题的各种活动,在学校要将善念渗透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各科教学要在教学活动中随时挖掘善的基本思想;在教育活动中要以善为主题,设计具有引导、感召、激励性的活动内容;在环境中要讲究氛围,烘托气氛,制造浓烈的向善、从善、行善、扬善的趋向性。使全体师生信念从善,一心向善。另外,各班利用好自己班级的黑板报、壁报等对“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宣传、总结。学校将利用广播站、每周的升旗仪式对活动进行宣传、总结。善在家庭:开展“孝敬父母、体验亲情”活动,从做简单家务入手,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从生活细节入手,让自己真正成为家庭的一员,而不仅仅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感恩意识、亲情意识、理解意识;给家人讲“善”的故事,同家人一起体验善的快乐!善在社会:社会是践行善行的广阔天地,是检验培养的学生是否真正善良的具体环境,也是教育效果的真正显示,所以学生的诚信意识、公德行为,责任感、爱国、爱民情感都必须在这个场所得到实践与弘扬。可利用节、假日时间,走向社会,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主动服务社会,主动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一句话,凡是一切真、善、美的意识和行为都属于“日行一善”的活动内容。三、组织机构为加强对“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特成立遂宁中学介福路校区“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立以刘蒲林校长为组长,校长助理杨红蓉副组长,其他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本方案。组 长:刘蒲林副组长:杨红蓉成 员:何国前 卢富国 何亚杰 谢春林 唐 斌 黄礼国及年级组长由体卫处主办,政教处协办“日行一善”具体活动。四、活动操作与具体做法(一)在活动操作上,要注意做到七个结合。1、与文化校园、和谐校园建设及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2、与未成年人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共同进步的促成、养成、形成品质的措施相结合。3、与各科教学和实践相结合。4、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相结合。5、与教师的师德建设相结合。6、与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相结合。(二)活动效果与奖惩措施全校师生全员参加为基本对象,并通过师生的言行作用以及品格、行为规范与影响而带动其家人、邻居以及其他社会人士,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学校拟设善心奖、善言奖、善行奖,奖励在活动中积极参与的教师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