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天中节等,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是称呼和习俗最多的传统节日。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遂宁中学现将2022年端午节放假事宜安排如下:
◆放假时间
6月3日~6月5日 共3天;
6月2日下午16:20师生离校
◆返校时间
具体返校时间以各年级通知为准
◆注意事项:
放学途中要坚持家庭、学校“两点一线”,避免不必要外出聚集活动。乘坐公共交通时应注意个人防护,与他人保持合理间距。
为了孩子们能度过一个
平安、健康、快乐的假期
放假期间请家长朋友注意以下几点
做好孩子的监护、教育工作
↓↓↓
防溺水安全
随着气温日渐升高,放假期间,各位家长一定要履行好监护职责,切实加强对孩子防溺水的教育和提醒,做到“六不一会”:
①不私自下水游泳;
②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③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④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⑤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⑥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⑦“一会”: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家长尤其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防疫安全
目前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加之当前是各种传染病尤其是流行性水痘、疱疹性咽颊炎、手足口病等高发季节。因此,请家长们带头督促孩子认真履行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预防传染性疾病相关要求,务必做到:
1.远离中高风险地区。请全体师生员工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非必要不离市、不出省,端午节尽量在家过。如要离遂,请向各年级主管和科室负责人报备,建好假期离遂人员台账,并将台账发给两校区医务室(本部梁医生,介福校区张护士),节后返校的市外师生员工在落实防控相关措施后,同步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同时请各年级各科室负责人还要查验健康码、行程卡。
2.外出坚持戴口罩。全体师生员工外出时请佩戴口罩,不扎堆、不聚集,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米线安全距离。
3.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坚持饭前便后洗手,每次洗手20秒以上,与他人同桌吃饭使用公筷公勺。
4.请全体师生员工随时关注省内外中高风险地区和本土疫情发生地疫情防控形势,尤其重点关注广安市邻水县、广安市其它地区,成都青羊区、锦江区等地,要按照相关要求落实防控措施。
5.严把校门关,落实三必查、三同查。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门。
居家安全
一、不玩火和灶具。不玩火,不携带火种,发现火灾不得逞能上前灭火,要及时报告或报警,使用天然气时,要注意【三关一开】,即使用完天然气要关灶具开关、关灶前阀、关厨房门,开厨房窗户。
二、不玩电器设备。不乱动、乱接电线、灯头、插座等,特别是不要用湿手去插电源插头。不在标有“高压危险”的地方玩耍。当家里没有人时,一定要把所有的电源都关闭或拔掉,防止引发火灾。”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
饮食安全
端午节有吃粽子的风俗习惯。不少家庭会在家自制粽子,但也有些人喜欢在外面买粽子。
1.在自制粽子的时候,请选用新鲜的食材,确保卫生、无异味,不要购买那种颜色鲜亮的粽叶。
2.在处理食材的时候请先洗手,把要用到的器皿、刀具、案板等清洗干净,并且还要注意生熟分开。
3.粽子要煮的时间比较长,请务必煮熟透了再给孩子吃。
4.外出买粽子的时候,务必看清楚外包装上的相关标识,如生产日期,生产厂家,成分以及配料表等等。
5.端午节假期里要合理安排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和饮食卫生,教育孩子不偏食、不暴饮暴食,不食用"三无"食品。
6.天气逐渐炎热,食物易变质,一定要给孩子吃新鲜的食物,尽量不要给孩子吃隔夜菜。
7.夏季是各种传染病易发的季节,同学们要做好各种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森林草原防火安全
夏季气候干燥,大风天气频发,希望提高大家的防火意识,注意防火安全,森林防火“十不准”“五不烧”请牢记!
森林防火“十不要”
不要携带火种进山。不要在林区吸烟、用火把照明。不要在林区内狩猎或放火驱赶动物。不要在山上野炊、烧烤食物。不要在野外烧火取暖。不要在林区内上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不要炼山、烧荒、烧田埂草、堆烧等。不要让特殊人群和未成年人在林区内玩火。不要乘车时向外扔烟头。不要让老弱幼病残者参加扑火救援。
森林防火“五不烧”
未经批准不烧。未开好防火线不烧。未准备好灭火工具不烧。刮风、高温、干旱天气不烧。无人看守不烧。
交通安全
一、行走安全。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横道,不闯红灯,严禁在马路上追逐打闹。特别注意过马路时保持安全距离、注意提前避让车辆,做到一看二慢三通过。
二、乘车安全。孩子外出活动时,须由父母带领,选择正规的出行交通工具,不随意乘坐“三无”车辆和超载等不合格车辆(不乘坐摩托车、农用车、农用电动车、报废车、拼装车和“黑面的”等非法营运车辆上放学)。上车后坐稳扶好,不要在车上吃食物或喝饮料。乘坐车辆时,要系好安全带。
三、自驾安全。开私家车出行,要提前检修车辆,确保车辆状况良好。在高速公路上行车,连续驾驶2小时左右就应该休息,缓解疲劳,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要让孩子坐副驾驶位,家长也要做到开车不看手机、不酒驾、不疲劳驾驶。未成年人严禁骑摩托车。
防自然灾害
1. 防汛、防雷击:加强雨季汛期的安全教育。夏季多雷雨,当雷电发生时尽量不要待在户外;要远离铁栏、电线杆、通讯塔等金属物体;躲避雷雨不要选择大树下及高楼旁,在家要关好门窗,不要拨打或接听电话。下雨、打雷期间不外出或登山,防止遭遇洪水、泥石流或山体滑坡等危险。
2. 防强风:夏季多强对流天气。强风来袭时,注意高空危险物,要远离建筑物,尤其是临时构建物;不要在广告牌、建筑装饰物、老枯树等下面逗留,以免被强风吹落的杂物、玻璃或树枝弄伤,要及时就近到室内避险。
3. 防中暑:孩子在家时,家长应尽量保持室内温度适宜,注意开窗通风。户外活动易出汗,提醒孩子注意多饮水,不要过量运动。带孩子出门时,尽量让孩子戴上遮阳帽,穿透气性好的衣物,做好防晒措施。高温时段,尽量让孩子不要外出。如果孩子中暑,要及时把孩子转移到阴凉处,扇风降暑,若情况严重要及时就医。
4. 防暴雨:雨天在外行走时,要注意观察,不要与路灯杆、信号灯杆及落地广告牌的金属部分接触,遇到垂落的电线也应绕行。出行要远离路边井盖,注意观察雨水打漩涡的地方,要绕道而行,避免坠入打开的或因反涌顶起井盖的下水道。暴雨过后,不要靠近危险的房屋、墙体、山坡等,预防墙体倒塌、山体滑坡对我们造成的伤害。
5. 防高空坠落:教育孩子不爬阳台、不爬窗户,不往下扔物品; 阳台和窗台附近不放置矮柜、凳子等可供攀爬的家具;阳台围栏应定期检查与维修,以免老旧松动。
防性侵安全
1.帮助孩子建立身体底线。教孩子认识身体,知道哪些部位最重要,最隐私,最不能让人看或摸。不要将他人的猥亵或性侵当作表达友好的方式,大胆拒绝他人的亲亲、抱抱、摸摸。
2.帮助孩子建立危机意识。告诉孩子,你的身体只有妈妈、爸爸帮你洗澡时,或者医生给你检查时,才能让人看或者触摸。其他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不可以,哪怕是熟人或者亲戚。
3.教育子女注意防被性侵害。出行尽量结伴而行,不去偏僻、幽静地方,独自在家时关好门窗,既要防陌生人,也要防熟人,不要因贪图别人糖果、钱财等“好处”而被侵害。
网络安全
1.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不沉迷于电子产品。
2.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不发表不当言论,不在网上或朋友圈上攻击辱骂他人,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3.谨防网络电信诈骗,面对电话、短信、链接等不确定的内容,决不可轻信,多留个心眼,一旦发现异常,请立即报警。
端午节
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传统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情怀。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感受屈原的民族气节和高洁品质,体验民族传统节日丰富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传统文化。家长可以以此为契机,在家开展有意义的节日民俗活动,体验民俗风情,与家人一起包粽子、悬艾蒿、编彩绳、诵诗词等传统端午节活动,感受端午节浓厚的文化底蕴。
◎当前中考、高考临近,家长要充分利用端午节假期,提前谋划,多陪伴孩子、聊聊天、谈谈心,畅想一下未来、关心孩子成长。
◎放假期间要注意引导孩子,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要求孩子要按时、认真完成作业、复习功课,鼓励孩子多阅读健康有益的课外书,拓展知识面,养成阅读习惯。鼓励孩子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提高孩子的劳动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孩子的观察,关心孩子学习、生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端午节日来源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
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日习俗
1、划龙舟
划龙舟历史悠久,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福佑、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划龙舟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
2、吃粽子
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传入北方后,用黍米(北方产黍)做粽,称“角黍”。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3、挂艾草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4、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炎炎夏日,艾草衔香
最后祝大家
粽亨安康
GMT+8, 2025-4-2 00:56, Processed in 0.026142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