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中学校
九宗兴学1200年暨兴办新学120周年
教育教学成果展
公 告
(第3号)
日月磨蚁,万事浮休;春秋代序,弦歌不辍。2025年金秋之际,四川省遂宁中学校即将迎来九宗兴学1200年暨办新学120周年教育教学成果展,为推进校史馆全面改造和展陈升级,进一步展示办学成就、总结办学经验、凝聚师生力量,特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遂宁中学校史资料。现将有关具体事项公告如下:
一、征集范围
我校办学各个历史时期的校史资料及实物档案。
二、征集内容
四川省遂宁中学校(含原私立涪江女中、原私立精一中学、原私立明耻中学、原遂宁私立联合中学)建校以来形成的有收藏、展览、研究、纪念价值的文献、图片、音像及实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各个时期校园建筑、校园风光照片,有校名印记的物品、照片资料;
(二)学校各个时期编辑的重要报刊、画册、简报,以及其他能反映学校发展历史的文件、报刊、出版物等;早期毕业生合影照片、同学名录、同学录、师生间赠言、题录等;历届学生的学习笔记、通讯录、纪念册等;
(三)建校以来,学校重大活动、重大事件的图片、报道及相关材料;师生员工在教学管理或学习生活中形成的有价值的材料,包括文字资料、照片、音像和实物等;
(四)对学校有重要贡献的教职工个人照片、获奖材料等的原件或影印件,论著、手稿及在校期间使用过的有纪念意义的实物;
(五)建校早期的教材、教案、教学大纲、学生作业等相关资料;
(六)学校不同时期使用的印章、校徽、录取通知书、学籍表、学生证、借书证、毕业证、毕业分配派遣证、纪念章使用过的印章、校徽、校标、校服、饭菜票、宣传品、纪念品、及其他有纪念意义的图片和实物等;
(七)学校印发的各类刊物、印刷品及学校教师编写的教材、专著、译著及教具、模型等;
(八)上级领导、社会名流以及知名校友视察、参观、访问或演讲时的记录、题字、题词、贺信等;
(九)学校历任领导、知名校友的事迹简介、重要文档、手稿及受聘证书、获奖证书及相关报道,历任校领导、杰出人才的任命文件、荣誉证书、聘书、奖状、代表证、出席证等,编撰的论文论著、工作笔记、日记、手稿、信函,参加重要社会活动的照片和使用过的典型实物等;
(十)杰出校友传记、日记、事迹介绍、创作作品、收藏品,以及参加国内外重大活动形成的资料和实物等。
(十一)学校各个时期有关党建、管理、科研、教学、对外交流、校园文化等方面的材料;
(十二)其他反映学校发展建设中有历史或纪念意义的资料。
三、征集方式
(一)实物捐赠。对符合征集范围的实物、资料,学校办新学120周年项目对接组负责登记、建档和保管,并根据需要在校史馆进行陈列。对捐赠具有重要价值档案资料的捐赠者,学校将颁发捐赠证书和纪念品。
(二)委托代管。对委托代管的珍贵史料或实物,学校办新学120周年项目对接组将进行登记、建档和保管,并与提供者签订代管协议。
(三)拍照复印。对特别珍贵的实物、资料,本人需自己保存原件的,可拍照或复印。
(四)经双方友好协商的其他方式。
说明:学校将对征集的资料物品逐一登记造册,妥善保管并校史中注明资料出处,对未收藏的物品,将及时退还提供者。
四、征集时间
(一)集中征集。本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9月。
(二)长期征集。本公告长期有效,欢迎参与捐赠。
五、征集要求
(一)请史料提供者填写《四川省遂宁中学校校史资料捐赠登记表》(见附件);
(二)提供的图片、实物等应添加背景文字说明,文字力求简明扼要,标明图片主要人物姓名和职务、重要场景和重要建筑的位置等;
(三)照片、视频和音频资料如经过电子邮件方式捐赠的,需保证画面清晰,格式为可直接打开的JPEG、MP4等通用格式;
(四)实物资料通过来访和邮寄方式捐赠,确有不便者可联系我校,由我校工作人员登门接收;
(五)纸质资料同时征集电子稿和纸质文献,原件不便提供可提供复印件、扫描件;
(六)具体相关事宜可来电咨询。
六、联系方式
(一)四川省遂宁中学校育才校区(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育才西路96号(邮编:629000))
联系电话:0825-2224785
联系人:唐老师、周老师
电子信箱:770205628@qq.com(注明“校史资料”字样)
(二)四川省遂宁中学校高新校区(四川省遂宁市高新区雁栖中路268号(邮编:629001))
联系电话:0825-2860976;0825-2385566
联系人:陈老师、漆老师、唐老师
电子信箱:770205628@qq.com(注明“校史资料”字样)
附件:四川省遂宁中学校校史资料捐赠登记表”
GMT+8, 2025-4-3 01:07, Processed in 0.027543 second(s), 17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