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名家名校齐聚 交流互动提升品质课堂
——遂宁中学成功举行2012—2013年教育教学研究会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加强省内名校间的互动交流,博众家所长,更好地将深度教学更好实施,聚智聚力打造品质课堂?近日,遂宁中学校本部校园里掀起新课改背景下更加深入探究深度教学、打造品质课堂的热潮——由四川省教育厅、川师大课程中心与遂宁中学及遂中实验校共同主办的以“深度教学 品质课堂”为主题的2012—2013学年度教育教学研究会在此隆重开幕。四川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钟仕伦,四川师范大学博士、教授曹正善携成都七中、成都通锦中学、自贡旭川中学、宜宾六中等10多所省内知名学校校长齐聚一堂,就“深度教学 品质课堂”作互动交流和学术讲解。 教育教学展示课、学术报告、社团活动等展示着遂宁中学在实施深度教学,打造品质课堂上的探索成果和进步。现场的交流学习,互动点评展示着遂宁中学在新课改下不断前进的脚步。 专家讲座 课改新指引 在专家专题讲座中,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曹正善博士做了题为《实施深度教学 推进新课改》的学术报告。他高屋建瓴地从新课改的要求出发,阐述深度教学在教学中重要作用。深度教学是教师在深刻理解自己学科的前提下,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启迪学生的智慧,训练学生的思维,把课堂变为一个师生交往对话的场所的教学。表现在知识深度、思维深度、学科深度、关系深度四个方面。深度教学的着眼点在于如何通过教学,改善人们的思维水平和结构,提高解决不同问题的能力,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 深度教学不是追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而是要丰富教学的层次,实现知识教学的丰富价值。深度教学应该是一种完整的教学,是发展性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的发展性,其特征就是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多极主体间的交往活动,师生间,学生间的广泛交往与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它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得以发挥的前提,是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 校长论坛 精英互交流 在校长论坛中,四川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钟仕伦表示要高度重视课堂的严谨,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品质课堂的提出正是有效教学的体现。成都七中校长 讲解了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的编写、教学手段、教学对象的研究等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有相应的发展模式,并找准重点,办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 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校长雷解民结合工作实际对学校教学改革从认识和实践的角度进行了解析。他表示,教学改革要在传承、连续、积累的基础上,满足多方面需求。学校应多交流、合作、建立共同体,以开发的姿态,国际化的视野,多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他说,教学改革的使命之一,应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要使校园内因分数、思维、习惯、行为、家庭等因素而处境不利的学生也同样获得适合其发展的机会和平台,保障每个学生选择性发展的权利,达到教育改革的真正目的。学校改革要建立在生为本,师为根,和谐共处的机制,对教师队伍实行分层管理,建立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龙头的学科教师优秀团队,以年级组长、班主任为中心的优秀教育团队。自贡旭川中学、宜宾六中等学校领导也积极做交流发言。 遂宁中学校长许玉权重点对如何进行深度教学,实现品质课堂进行了讲解,他提出清晰教学、深刻教学、问题教学、意义教学、关联性教学、机智教学、情感教学、深度训练等一系列创新型教学方法,介绍了遂宁中学的经验和思考。 课堂展示 教师共点评 遂宁中学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省级样本校,在高中新课改工作中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这次研究会期间,遂宁中学及遂中实验校优秀青年教师的11堂教育教学展示课吸引了遂宁中学本校、遂宁二中、遂宁一中、蓬溪中学、大英中学、柳树中学、遂宁高级实验学校和西眉中学的众多教师参加。 如果说初中语文老师吴双讲授的《水调歌头》把学生们带入诗歌的读中悟、读中品、读中感的境界的话,那么高中语文教师李佳蔚讲授的《病梅馆记》,则是将学生们带入读中思的意境。李佳蔚老师用生动的幻灯片展示作者要求改革政治,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她注重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的发展性,其特征就是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对学生用提问的形式让大家认识到文章以物喻人背后的内涵,将课文的讲授联系社会大背景拓展开去,让学生们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初中历史老师何亚杰讲授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课文的内容,还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教授学生们强烈的爱国情怀,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余海蓉老师讲授的初中班会课——《网络!爱你?恨你?》从学生们日常生活细节入手,用班会活动育人,让同学们在相互交流和讨论中找到问题的解决之道。 最后,参与听课的教师们一致认为这11课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在教改方面做出的成功探索,遂宁中学及遂中实验校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度教学、品质课堂上卓有成效。 深度教学 独领风骚 在教育教学会期间,记者在校园里充分感受到浓厚的课改气息,诗歌朗诵比赛、美术欣赏、学生手抄小报展示、摄影展等让记者目不暇接,在与遂宁中学师生交谈中,大家谈得最多的是新课改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方式的极大改变。 “学校实施新课改后,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老师和我们像朋友一样平等地探究学习,而不是以前一味地灌输知识,现在利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等丰富的教学手段,使我们在轻松融洽的教学氛围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知识,还学会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遂宁中学高二学生小李称新课改后,自己觉得学习更有趣了。 以研究会促进步 在新课改后,遂宁中学一系列扎实举措和明显成效被省教厅确定为省级课改样本校。遂宁中学校长许玉权表示,如何实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推进新课程改革,学校做了一些探索,包括学校和川师大课改中心及遂宁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一道举行的3次大型教育教学研究会,3次研究会主题明确,重点突出。 2010—2011学年度研究会的主题是推进新课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重点关注新课改理念与认识提升、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的嬗变、提高课堂效益的要素、标准及相应措施,重点在于新课改启动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面”上的推进。 2011—2012学年度研究会的主题是进一步提出研究高效课堂,进一步转变教与学,进一步提高效益,着力点在教师方面,重点放在优秀教育教学思想与行为,学生方面重点在于学习方式上的“自主、合作、探究”推进,表现形式上实行“学案导学制”与“学习小组合作制”,在“面”的基础上,推进“点”的纵深。 2012—2013学年度,在前两年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面”与“点”深入,提出“深度教学,品质课堂”的高要求。华中师大郭元祥教授指出:深度教学是有效课堂的教学价值和教学特质。教学的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是深度教学的四大特征。课堂教学不要让学生把知识仅仅作为“事实存在”来接受,而是要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处理与世界的关系。课堂教学不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公共知识,而是要通过多元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建立个人知识。课堂教学不是要求学生接受知识自身固存的假定意义,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多元学习活动,建立个人理解、个体特征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对人的发展来说,知识是一种“意义领域”,而不仅仅是“工具领域”。 在深度教学、品质课堂的要求下,课堂教学又该如何做呢?许校长表示深度教学,并不追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不是指教学内容越深越好,而是相对于知识的内在构成要素而言,知识教学不停留在符号层面,丰富教学的层次,实现知识教学的丰富价值。深度教学是由知识的性质和内在结构决定的。深度教学是一种发展性教学,它注重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的发展性。深度教学突显教学过程的生成价值和发展价值。深度教学是针对教学的表层化局限性的一整套教学策略。 深度教学要从清晰教学、深刻教学、问题教学、意义教学、思维教学、关联性教学、机智教学、情感教学和到深度训练九个方面着手。实施深度教学,追求品质课堂是克服目前教学中的弊端的一种尝试。相信通过这次研究会,通过各位专家的指导,大家会找到更好的途径和策略,将深度教学进行到底,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记者 何敏 实习生 肖英)